永远跟用户在一起 —— 张小龙 4 小时现场分享 2 万字原汁原味呈现
2019 年 1 月 9 日,在微信公开课 - 微信之夜里,腾讯高级副总裁、微信创始人张小龙(Allen Zhang)现身,从 19:40 到 23:44 进行了连续 4 个小时的公开分享。这也是继之前 8 小时腾讯内部分享之后,张小龙对外最完整的一次分享。
张小龙说「演讲」是一个专业的事情,他更多是以一个产品经理的身份跟大家聊聊天。跟以往微信公开课分享不同的是,张小龙这次分享从微信 7.0 版本说开,回顾了微信过去几年的主要变化节点,几乎涵盖了最核心的所有功能,非常精彩,一气呵成。
以下是@职小酱 团队同事们边听边整理的原文,若有遗漏或错别字还请谅解。Enjoy :)
关于微信 7.0 的改版
今年是微信的第八年,微信现在已经是一个日活(DAU)10 亿级别的产品,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里程碑,因为这可能是国内互联网历史上第一款 App 有这样的 DAU 数量级。我们每一个改版都面临的巨大的压力,因为每天可能会有 5 亿人跳出来说不习惯,说有很多问题,还有 1 亿人教我怎么做产品,并且还有 8 亿人说看不懂[因为看见,所以存在]这句话的意思。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我们不能让用户投票来决定我们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那样我们可能什么都做不了。
首先有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好的产品?我相信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基本的共识。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是变现、是流量。很多人都不关心到底是不是一个好产品。这就是为什么微信是这样的,有很多大家不理解的内容?为什么微信不搞活动设计?以前我也解释了,微信并不是克制,微信的词典里没有「克制」这个词。我也观察到,很多产品被误导了,如何去获取流量。因为,很多人也会在微信抱怨这一点。但微信坚持的是,如何做一个好的产品。
有一次,我问一个同事,浏览量最大的页面,是谷歌的还是哪个页面?其实在 PC 时代,最大浏览量页面是 IE 浏览器 404 的一个页面,那为什么微软不在这个页面内放一个广告呢?同理,为何微信不在启动页放一个广告?其实大家可以想一个这样的问题。
微信 8 年了,你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时间可能比家人、朋友还多,如果你花了很多时间,那它就是你的朋友。如果我们选择在微信开屏页放广告的话,在你需要跟他说话之前要先把你朋友脸上贴的广告撕下来,这是很难接受的。
我以前研究,为什么苹果的设计那么好?乔布斯是从哪里学到这些的?我也读了很多关于苹果设计的书,后来发现苹果的很多设计理念借鉴了另一个设计师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他提出的关于好的设计 10 个原则,我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好的产品是有创意的
好的产品必须对人有用
好的产品是优美的
好的产品是容易使用的
好的产品是含蓄的,不招摇的
好的产品是诚实的
好的产品会经久不衰
好的产品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好的产品是环保的,不浪费太多资源的
好的产品尽可能少地体现设计(少即是多)
在微信 7.0 上线的时候,很多人在朋友圈吐槽和质疑。其实,在迭代这个大版本的时候,我自己使用了几个月,是交替的使用的。两个月下来,我发现我完全适应了,完全不想再回到老版本去了,那我相信我们的用户也是可以适应 7.0 新版的 。
为什么要做微信?
我想跟大家讲一下微信初期的一些想法,也就是我们的「初心」。但是「初心」太泛滥了,我换一个词,就叫原动力吧。
# 第一个原动力,是要做一个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产品。
我们当时已经把 QQ 邮箱做到了一个很好的状态,并且在里面逐渐加了「阅读空间」这样的产品,因为当时博客还比较流行,可以在里面做 RSS 订阅阅读。
QQ邮箱内的阅读空间界面
后来我们看到 Twitter 的模式觉得很好,也加了在里面发「广播」的功能,这比新浪微博还要早很多。
QQ邮箱内的「广播」功能
我对于工具还是有着执念的,当我毕业的时候从最基础的代码开始写 Foxmail,就像一块砖一块砖的搭建它,然后在套上一个壳子,亲手给它写使用说明书、填充安装包的时候,这是巨大满足感的。对于微信,我们也是希望能做一个提高效率并且与时俱进的工具,做一个自己会喜欢用的小工具。因为我自己不怎么用 QQ。直到看到了 Kik 这款产品,我就给 Pony 写了一封邮件,这是真实的情况。不过网上有传一些假的段子,说我去了什么寺庙,这是没有的事。其实微信刚开始做的时候,就十个人的团队,包括两个安卓、两个 iOS、两个 Symbian、两个后台、一个UI、一个产品毕业生,还有我。
现在回顾微信早期,我庆幸做了两件正确的事情:
一是没有完全的导入手机通讯录或者 QQ 好友,而是让早期微信用户自己选择,要在微信里面选择添加哪些 QQ 好友。因为当时也比较担心来自运营商的压力,一开始并没有放开让用户全部导入通讯录。
二是没有在早期就疯狂推广它 ,这样让它可以有了健康发展的空间。直到微信 2.0 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数据有了比较平衡的增长,才逐渐投入了一些推广资源。
微信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生活方式的工具是比较合适的,这是从工具层面说的,本质上微信还是一个工具。
# 第二个原动力:帮助创作者取得价值。
在微信上线一年多的时候,我们就想到,微信会取代短信。这时候就意识到我们会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收取信息和服务的通知,就像当年 SP 的机会。但是我们知道,短信是不可控的,就像垃圾信息会很多一样。那之前所有的人都认为服务通知就应该这样发的,但是我很清楚,那是不会带来一个有效的市场的。因为它一定会劣币驱逐良币,让市场变得糟糕。如果我们只发送你需要的信息呢,就能让市场变得好。这就能让用户端和服务端连接起来,我们想到这个点的时候是非常兴奋的。我当时还给 Pony 发了消息,具体 Pony 回了什么已经不记得了,大概就是说那还是会有垃圾消息该怎么办。
从公众平台开始,我们就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做这个平台的出发点是什么?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出发点,我们就会像大量运营商一样, 做一个流量分发平台。我们不想做成一个 SP 的核心平台。如果平台它只是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它是短期的,是不会长久的。如果一个平台可以造福很多人的时候,才是有生命力的。
做公众号,我们主要思考的是帮助什么人解决什么问题,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弊端,之前你需要在一个人流量很大的地方,租一个店铺来卖东西。但是在互联网里,服务质量是有优势。好的服务的人去触达用户,让用户更容易去连接到他们,这是互联网带来最大的目的。
公众号出来会怎么样呢?我们当时举的最多的一个例子,如果一个盲人只会按摩,我们怎么用公众号的平台帮助他?让他的顾客可以找到他,然后享受他的服务。
我们一直以这个例子来展开讨论,再小的个体也有他的品牌。 因为这个公众号就是他的品牌,这个平台不是以用户骚扰的方式推进的,而是只有认可他的人才会去关注他。
这就是我们的原动力在哪儿?我们用盲人按摩来举例是因为,他们在创造价值,但是没有互联网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机制的话,他的价值是体现不出来的,我们的平台目的是让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这就是微信作为平台来说,他的原动力所在。
几个月前,我看到一个朋友在朋友圈里发了一个二维码,说现在的盲人按摩师居然可以通过二维码来发展业务了。看到这个按钮我特别开心,这跟我们当初想象的场景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公众号这种平台类型的 ,我们都认为在帮助创造价值的人体现出来获得他们该有的回报,这是平台的目的。
关于用户使用时长
大家用了这么多年微信,会发现微信消息是没有发送状态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当时我们就想清楚一点,发送完信息,你就可以关掉手机屏幕,可以去做别的事情了,这是最高效的方式。当你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看信息发到了什么状态的时候,这就不是一个高效的方式了。为什么很多产品增加停留时长?互联网是为了提高效率的,而不是让他消耗在这里的。
帮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有用的信息。 对一个搜索引擎的工具来说,他搜索第一个结果就是他需要的,这就是最高效的。当然娱乐是不一样的,比如看电视剧的时候,用户往往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里面。
有很多人和我们说,现在应该考虑如何增加用户的留存时长。2001 年是眼球经济,当时有个很有趣的现象,一篇内容被裁成很多页,然后每一页都有一个广告 ,这样页面就可以很长 。但这些并不是帮助用户提高效率的,而是给用户制造了一些障碍的。
关于停留时长,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朋友圈从刚发布到现在,每个人的好友越来越多,因为好友越来越多,我们认为用户就会花更多时间去看朋友圈的内容,我的好友多了我的内容多了,我就停留更多时间,微信是否鼓励发朋友圈的事情? 但是我们的数据告诉我们,结果不是这样的。从 2012 年发布朋友圈到现在,从统计的总数来说,时间是没变化过的,平均每个用户在朋友圈每天花费半个小时。
我们发现,人是有趣的动物,他会自己调节时间,他不会因为多和少来花费他的时间,他会控制,刷的快或者只看自己感兴趣的,也都是花差不多相同的时间。用户并不会按内容来分配时间,我觉得这是合理的。花更多时间,让社交效率变低了,会让用户离开。
我们不会用停留时长来衡量 app 的价值,我们每个人都只有 24 个小时。
几年前的一个版本,微信启动页有很大一句话是,放下手机多和朋友见面。我们更关心的是,找一个东西、找一个小程序、看一篇文章,是不是尽可能短的完成这件事情,为了提高这个效率,我们千方百计去解决这个事情。 我想和谁说话,但是找不到他了。这很糟糕。 如果有一个联想能力,就可以帮助你在脑子短路的时候,就可以去帮他找到这个人,这是我们要做的重要的事情。
关于小程序
现在有很多公司在做小程序。三年前我说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今年各大互联网公司推出了小程序。我们并不担心这种竞争,虽然大家做的是同一个东西,代码接口都是一样的,我们并不认为这会对我们造成很大的威胁。 团队、能力、性格不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差别,你做这个事情的原动力是什么,如果只是希望借由小程序这样的载体去做一个流量的生意,我自己是不看好的,如果只是让自己好,不让别人好的事情都不会太长久。
让创造价值的人获得回报,我们都是围绕这个点展开的。其他人来做这个的话,这和我们的原动力是不同的,很多人会看不懂小程序为什么要去中心化,如果你发现微信的原动力就知道小程序这样的做法。如果不去中心化的话,游戏我们自己垄断了话,就没有外面开发者的事情了,这样整个生态就没有了。前不久有一个第二大的游戏公司找到我们说想做小程序,怕我们出同款灭掉他们。我们不会这么做。
但这里我要说一下,大家认为我们对投资的公司是有所倾斜的,我们对平台的保护还不够好,我们团队在未来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做这个事情,我们是一视同仁的。
这里再简单地回顾一下小程序,已经三年了。看起来还挺慢的,其实是在我们还没有完全想清楚的时候就发布了,这并不是微信的风格,我们从来不会发布一个我们没有做出来的东西。但我们想给团队一点压力,如果我们不公布的话,我们就知难而退,有很多事情是不可行的。当有一天我在公课上面说,我们要推出小程序这个服务的时候,当天晚上我们就讨论,我们小程序会有那几种死法?会遇到哪些障碍是跨不过去的。为什么小程序是未来?很简单地来说因为 app 需要安装,网页的体验也不好,小程序是最友好的一种界面。
在公众号里,我们做了一些办法,任何一个人排版写的文章,都有一定的质量;在小程序里,我们限定了一个空间给你来用,以至于你不会做的乱七八糟。
在小程序这件事情,我们认为这是一个生态, 不是一个 to C 的产品来马上验证这个是成还是不成,我们经历了公众号的过程,使得第一波进来的以流量红利来的,我们宁愿这个口是逐步打开的,对于他的用户或者微信的用户来说是有价值的,慢慢进来的。所以到今天,我也不认为小程序是非常成功,他也在逐步完善。我最近也看到了很多正面的案例,线上线下都有,线下是一些连接器,线上这样的案例就更多了。
起初我们设想的小程序使用场景:线下是通过扫码获得的,在线上是通过搜索和社交去获得的。社交现在大家是用起来的,对于搜索来说,是我们做的还不够的地方。之前我们做过一个试点,搜索一个航班号就能展现出这个航班号,我们的目的是通过搜索直达小程序内部的数据,这是线上使用小程序的一个方式。我们现在还没有做到这个事情,不过我们团队目前已经投入了一些资源有一些成果。
这是小程序和 app 的区别,你没办法搜索到 app 的内部数据,每个 app 是一座孤岛。而在小程序的体系里,我们是有能力搜到小程序的内部数据的,一些 demo、新闻资讯的小程序,通过搜索就能搜到小程序里面的内容了。
小程序的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中,比如用户的评价体系、好友曾经访问过、买过、评价过,包括对搜索做更好的排序,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
关于小程序召回的问题,也是很多开发者关心的。刚刚有一个人吐槽,能不能每一个小程序都能发通知,只能说一切皆有可能。并不是我们不愿意去发通知,而是说,这到底会带来什么好处?发通知是好的,但是当所有的小程序都在发通知的时候,他就是不好的。现在你每天可能都会收到无数的 app 的通知,你不再理会任何的通知了。如果小程序也一样可以随便发通知,我相信你会收到几百条各个小程序的通知,你开发的小程序发的通知也没人看了。
单纯的发通知这个能力,并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必须是用户能接受的情况下,你能发通知下去。在用户点「我需要」的时候,可以发 1-3 条过去。这可能也会有局限性,对于小程序的召回和留存,我们现在有下拉、加星标的功能,但是这里还有更多的优化空间。
我们不是站在开发者的角度看问题,而是尽可能在 C 端的角度去逆推他。微信 7.0 版本里有一个强提醒,很多人以为这是一个用户与用户之间的提醒,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做这个功能的目的是更多的覆盖线下的场景,我在排队,我扫一个二维码,就有一个强提醒,后续我可以收到几条提醒通知,我都不需要去关注一个号,只是为了一次性的提醒去扫一个码而已,强提醒的本意是希望他用在线下,甚至小程序里设置一个强提醒。
对于小程序和用户之间的联系,还是一个未完成的状态,我们不希望用一种粗暴的消息推送的方式去做。
关于小游戏
接下来讲一些小游戏的想法,小游戏做到现在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是挺不错的。现金的收入超出预期。但是对这个结果,我个人并不是特别满意,它离我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不是希望获得更多的现金的回报,而是高质量的原创的能力不是很多,大家都是在一轮一轮洗用户的流量,这回归到我们的原点的话,小游戏的原动力是什么?
公司并没有要求我们做一个小游戏的平台,也没有规定我们要通过这个获得多少的收益。我们为什么要做小游戏这样的平台,我们希望他走到哪里去?
在内部我的分享是,小游戏的原动力是关于创意的平台,什么是创意的平台?就我觉得,我们跟大家理解小游戏和外界对于小游戏的理解是不太一样的。现在流行的做法是,一款游戏套上小程序的壳子就变成小游戏了,我们自己并不是这样来理解小游戏的。它应该是一个体现创意的地方,而不是所有人都在玩天天爱消除。创意的平台是:游戏是载体,他可以承载各式各样的创意,很多人会看中短篇小说,现在的人不看了,但是小说的创意还在,我们希望小说的创意可以体现在小游戏里。
除了小说我们还可以在很多领域去体现,我们经常用一个案例来说,我希望小学生能花很少的时间,开发一个小游戏,给班里的同学来用。这个小游戏是他想象出来的,创造出来的。所以我和我们的团队说,在往后一点说,不是我们的收入上涨,而是有多少游戏是关于创意的,是一年以后,特别多的游戏是从来没有做过的游戏的人做的,一直做游戏的人的思维反而受到局限性。
我是用这样的维度来衡量小程序是否成功的,创意得到该有的回报,那么这个平台才能变得真正的很有价值,这是让我们用户使用的时间更多的,给他们带来的价值也是最大的。
所以,做到这样一个目标还是很难的,但是我觉得任何一个平台都要有一个梦想所在的。因为没有这样的梦想,单纯做流量生意,就会慢慢把自己耗光,然后这个事情就结束了。
我们希望在小游戏平台看到的小游戏都是耳目一新的。更多的是一种艺术上的体验。玩一个小游戏才是正经事。
关于公众号
关于公众号的事情,我知道大家都很关心,因为很多人在做方面的创业,并且公众号的流量红利没有了。但是红利一直都不是我们考虑的范围。最近我们做了一些特别大的变化,包括公众号改版和看一看里面的好看。
简单回顾公众号历史的时候,很多人利用这样一个流量口获得了巨大的粉丝。当时公众号有一个特别好的现象,我之前分享过一个数据,阅读量的 80% 来自朋友圈的转发,20% 来自订阅号里面的。因为这符合「二八定律」,20% 的人去主动获取优质内容,80% 的人从其他人的挑选中受益。
几年下来,用户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多了,质量上没有更多好内容的话,粘性就会降低,我们想他遇到什么问题,我们做了一个改版,我们发现他的数据并没有变化。我们自己分析的话,这并不是我们改版怎么改的问题,对于改版来说只是帮助用户梳理的效率。阅读的效率变高了,浏览更方便了,本质并不是看文章的效率问题,而是内容是否有吸引力。
我们自己盘点发现,我们对于内容吸引力要更加强,好的内容才是根本,从平台的角度来说,好的平台应该是好的内容创造者来创造好的内容。这比 blog 时代内容创造更多,当时的那一批博主,他们好像不多了,这个现象是我们的机会所在。平台的责任在于一种机制让更多的人产生更多的优质内容,我们对他的吸引力不够大。这也包括我们通过「合议」的机制打击洗稿。劣币驱逐良币,让平台的优质内容越来越少,怎么让平台产生更多优质内容是公众号平台做的重要的事情。
去年我们做了一个公众号的 app ,很多人对这个有很大的希望,这是帮助公众号的发布工具而已。就像 QQ 空间一样,每个人去写日志。我们后来没有做到这个事情,并没有通过一个 App 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平台应该吸引更多的人来创作文章。
另外一个是社交传播,在微信早期,通过分享来阅读的人是大多数,主动去看的是少数,这是很好的比例分配。
关于社交和朋友圈
微信是一个社交工具,微信能够有 10 亿的用户是因为它本质是社交工具,那可能大家对于社交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我想说,社交的起源是什么?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我的想象是,在很久以前,如果人都是一个个的个体的话是没有社交的,当人变成群体动物的时候,社交就产生了,人在群体或者社区里最大的诉求是什么?不要被群体所排斥。 所以这就有语言,他必须去和人说话。如果没人理他,就被社会排斥了,无法生存了。他说什么呢?他必须说对社区有价值的话,才能被社区珍惜。
这个习惯延续到现在,大家在朋友圈发一些照片之类的,大家会在朋友圈精心挑选照片发在上面,以前我在知乎提过一个问题,沟通的本质是什么?这个是肯定没有答案的,但是我自己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答案,从社交产品的本质来说,把你自己的人设强加给对方的过程。你都在有意无意地希望别人接受、认可你传递出来的关于你自己人设的信号。
这是方便我自己的对于社交的象形,再引导到朋友圈,你把自己的人设,带给所有的人。你强硬的把自己的人设塞到所有人脑袋里的时候,你希望你的朋友认为你是这么一个人。即使你在推广你的人设,你不会放一些你不认同的东西。这对于美化你是有帮助的。很多人还会问一个问题,我朋友圈为什么只能发照片不能发文字,文字会比较曲折一点,你要推人设的话,你就需要一个更方便的方式去强调你的人设。文字比图片是困难的,拍照是容易的。所以为了帮助他表现好他的人设,让他选最轻松的工具去表现自己就好。在发微博的时候,我都会想,我要表现什么,当我已经想好我要表现什么的时候,我就会把已经写好的都删掉。因为我已经想好了就没必要发出去了。
对于朋友圈这样的社交产品来说,这是很有用的,但是也带来一些副作用。比如,你发一个旅游的照片,如果你发好几次的话,大家就会觉得你经常旅游。人设推广有作用也会过头。因为你是用来推广人设的,你很难表达你真实的时刻。如果你在朋友圈表达很开心,我们以为你每天都很开心,我们在朋友圈看到的都是你最好的状态。
在座的很多人都是业界的人,大家都在逃离朋友圈,但是互联网圈子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以为自己了解全世界的人。我和大家透露一下朋友圈的数据,朋友圈从发布到现在也有 6-7 年了,其实有一个数据一直在增长,没有停下的势头。每天 4.5 亿,总共 100 亿次,现在是 7.5 亿人,每天进去十几次。每天 4.57.5 亿人进去是什么概念,他就变成一个基础功能,基础功能怎么理解,这是用户完成一个任务,社交任务。他可能这一天在房子里完全没有出门,即使你没发,但是你还会看或者点赞评论去完成这个社交任务。
朋友圈承载了最高效的社交工具,所以才有很多人去持续使用。这里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 6-7 年的时间,大家还是持续在用朋友圈?我们在线上的社交是线下社交的一个映射,我们想清楚了线下的社交是怎么做的,线上的社交方式也是最有效的。
如果没有互联网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吃饭、聚会、跨越地理和时间才能做到,这有点低效。
朋友圈本质是开创了新的社交的场所,它不只是一个时间流,它是一个广场,你每天从一个广场走过的时候,你会看到有三五成群的人在广场不同的地方,对应每一条朋友圈,你在这三五成群的人停一下,聊几句。这样的过程当你把所有广场走完,你就把所有的朋友今天都打了一个招呼,看到他们做什么,或者参与了讨论。
朋友圈有一个关键的点,你看到的都是共同的好友,这样才能讨论起来,所以这往往是 3 个人以上的讨论。
所以我们一直也在想,当我们在某一个社交工具里面压力过大的时候,应该有一种新的方式,可以进行没有压力、更放松的自我表达行为。这里也很矛盾,我们既需要一个人表达得很放松,但是最放松的时候是一个人自己对自己说话,这样说话又没有什么社交回报。所以现在有一些人把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他自己是没有压力了,但其他人可能会因此跟他反目了。我想简单解释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个「三天可见」的功能?作为一个设置里的开关,永远都是很少人来设置,这一点做过产品的人都知道。但我发现,微信里面有超过一亿人设置成这样(职人社注:应该是指曾经用过时间设置的人而不是单指「三天可见」),这是远远超出我的预期的。为什么会这么流行?如果时光可以倒流,重新做朋友圈,会怎么做?我会这样做,有朋友圈,但是没有个人相册(或者说是私密的,别人看不到的)。我拍一个照片发朋友圈,同时保存到我的私密的相册里面。也就是说,朋友圈跟相册是相互独立的,是两个概念。只不过当时做的时候,把两个东西混在一起了。现在有了「三天可见」,让设置这个功能的人更加勇敢地发朋友圈。我相信未来几年,大家依然离不开朋友圈,因为确实还没有出现一个更高效率的社交工具。
关于视频动态
说到个人相册,就引申出一个问题 —— 视频动态,或者说时刻视频。为什么我们做了「视频动态」?
对于起名字来说,微信起名字的习惯是最通俗易懂的,而不是我们选择一个强加给用户。但是在选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们耗时很久,因为我们发现这个很难描述。我们希望这是一个既能表达自己,又能获得效率的社交方式。
发布 7.0 版本之后,行业里面有一些评论说微信终于加强在视频上的投入了。微信怎么可能去做某个垂直技术领域的事情,微信是在做基础的通讯社交平台这件事情。视频对于微信来说只是载体之一,开辟一个全新的朋友圈之外的社交模式。如果说做视频的话,微信里的视频一直都很大,朋友圈或者聊天里的视频都是在增长的。
所以我们不是要做视频模式,我们要做新的轻松的社交模式出来。
Twitter 是一个很伟大的产品,它其实影响了后来很多产品的形态,比如微博。Twitter 和微博是 PC 时代的东西,有谁还记得他们的发新推的引导语是什么吗?如果它问你在做什么,你肯定是敲键盘,你正在输入。他只能问你在想什么?我们仔细想一下,我们记录一个正在发生事情的时候,我们只能说,你在想什么?这是微信和其他产品本质的区别,因为微信是一个手机 App,我们不需要很强的 PC 客户端。这也是为什么在移动端有摇一摇,但是 PC 是不可以的,也做不到。手机端的 app 是可以记录你在做什么。你在路上走,拍个照片;你在电脑前,你只能说我在整理照片。这是本质的不同。
人是环境的反应器,你遇到什么样的环境,你就有什么样的反应。纯粹的反应器是低等作用,但是对人来说,环境是怎么样的,你就会怎么样想问题。你在电脑里看到的信息就是你的环境。你在电脑里输入什么东西是你在电脑环境里看到了什么东西。但是你拿到手机的话,你拿到的是真实的环境,你做出的放映是真实环境的你反应,你不是在回忆,你是在经历。
从另外一个点上,你可以看到,朋友圈和之前记录文字的环境是不同的。微信的视频是希望自己和这个真实的世界,以及你对真实世界的反应。这是在电脑前面做不到。
记录这个真实的世界是比较难的,很多人是没有记录或拍摄这个需求的。比如你翻一下自己的手机,里面其实没多少视频,拍了很多照片也不会再去看。但有了微信之后,你需要和别人分享这个东西你才会去看。假设我们要做一个 app,这个 app 是记录我的人生或者这个真实的世界,这个 app 是做不起来的。
因为真实所以你有需要,视频动态不会做一个视频记录,微信也不会做视频的小相册,让别人来看到,那样你只会挑最好的 3 个视频放在那里。那是装饰你的,不是真正的记录。
我们想做的是,让一个人记录他的真实状态。这是和朋友圈不同的。视频动态现在还是 0.1 版本,但是我们是有很多耐心去做好这件事情。我们的能力是,通过社交化的设计,用户拍视频的时候能够获得社交的好处或回报。
有一个朋友在微信上问我,他放了一个视频在视频动态里,为什么保留一天就不见了,为什么不能保留下来。我就告诉他这是朋友圈的反面 ,这是最真实的,不一定是最美好的视频。我说你看一下,发送视频的按钮,叫「就这样」三个字。我们为了让你勇敢的发,必须是点你头像进去,下拉才能看到,来减少你发视频的压力。如果一个产品需要我这么多的解释的话,说明真的还做得不够好。
朋友圈是每个人展现最美好的一面来获得他人的认可,但视频这里是通过展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也能获得他人的认可。我们会花时间去打磨它,推进这个产品。就像小程序一样,花两三年变成一个生态。我们会花好几个月去打磨视频这个产品,将来视频会取代照片被更多发送,变成更多被采用的载体,因为视频比照片包含的信息量大。
对于产品来说,最终的走向是让一个用户让他在压力最小的情况下,去拍一些东西记录他自己和真实的世界,同时他也有足够的动力去记录这个事情。「让大家有动力」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难的事情。
前两天有个同事发朋友圈,说 Allen 给我这个很普通的视频点赞,但对我来说这个视频并不普通,因为它很真实,让我知道他所处的环境,就像看电影一样。也许他却认为今后要拍更多更好的视频来让 Allen 点赞,所以说明我们的产品还不到位。我希望以后大家能更自然的记录身边发生的真实的世界。
视频动态还有很多可能性,我们内部也在持续地想。比如,如果发视频的时候,有一个属性叫「公开让不是好友的人也能看到」会怎么样?这是一个头脑风暴。
关于阅读方面的一些思考
阅读可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前不久有一篇公众号的文章,翻出了我 2010 年发的一条饭否,要做大众的阅读产品。可能是从 QQ 邮箱里阅读空间到做微信的一个时间,我知道做一个大众的阅读产品是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用户在 2-5 亿的时候。而且人的本性是不愿意阅读的,或者说是不愿意学习的。
当年我们在邮箱里做阅读空间做的是不错的,但是那还是一个很小众的群体在使用。朋友圈第一个版本里,就可以发表其他的地方的文章到朋友圈里,包括其他 app 生成的文章。同样根据二八理论,大部分人是不愿意读的,所以是少数的人采集文章,给大多人的来看。
朋友圈的本意是互相展现自己生活推广人设的地方,而不是阅读的地方,阅读是辅助的部分。其实大家在朋友圈推荐文章也只是推荐符合你人设的文章,更多的还是通过转发文章代表自己的意见。所以这几年下来的话,整个公众平台来自朋友圈分享的会越来越少,这也很正常,朋友圈的停留时间就 30 分钟,朋友的朋友圈信息会高于他们推荐文章的信息。
同时对于阅读来说,你需要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去看,你有 10 分钟的时间你才会去看文章,所以像我们订阅号的盒子一样,他其实有很多红点,其实大部分红点是无用的,因为当你收到的时候你在忙别的事情,因为你不喜欢看红点,你就点进去把他消掉在出来。
这就给我们留下一些机会,在朋友圈之外阅读的圈子。这就是「看一看」里面的好看,目前来说朋友圈有两个板块,一个是好看,一个是机器推荐。 我们团队有两个方向的尝试,一个是社交的,一个是机器推荐 。但是效果不是特别好,会遇到一些瓶颈。有一次开会,我就和同事说,这要做一个取舍。要么用户喜好看什么就推荐什么,要么就做一个小众的严肃阅读场所。这两个对大家来说都挺痛苦的。团队不希望说用户比较迷信,就一直推一些迷信的内容给他,虽然这对于完成 KPI 是好的,但是我们是不愿意这么做的。因为大家都是有惰性的,不愿意去尝试和学习新的东西,那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就尝试通过社交推荐的办法。
关于社交推荐,我发现大家对于他的理解不够深,我自己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呢?我自己很相信,通过社交推荐来获取信息是最符合人性的,在现实里,我们接纳新的信息并不是我们跑到图书馆、书店去获取。相反,我们都是听到周边的人推荐来做的决定。就像这些年我读的书,都是受朋友的影响来读的。我看的电影并不是按照我的兴趣去做一个榜单,很多都是朋友推荐。
另外一个心理在里面,当周围朋友都说这个值得去看,你没看就觉得自己 out 了。我对于推荐的认知是,推荐可能是将来越来越难的因素,我们很难评价什么是好的内容,什么是不好的内容,社交的推荐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点是,他是一个系统,是一个很复杂的内部循环的系统,什么意思呢? 举个例子,如果通过我们机器的推荐,你可能会走偏。
社交系统是有纠错能力的系统,现实世界里,你总是去买一个保健品,如果有一个人说你这个保健品有问题,你可能就会想一想,这是一个内部平衡系统。那我们要做一个让所有人都阅读的大众化的阅读产品的话,我觉得只有基于社交推荐去做这个产品,才可以人人阅读。这是社交的延续。是因为社交而产生的阅读,而不是为了学习而阅读。
所以这一块看起来和我们的预期比较符合的,整体是好的。在措施上我们是保守的。只有当这个用户有 5 篇文章被推荐,才有可能出现在 list 有一个红点。
既然是一个社交阅读,就会打上一个社交的烙印,你很可能会推荐强化你人设的东西,而不是内容特别好的东西。这个问题我们也不是特别的担心,因为社交关系是复杂的,特别是微信的好友、同事等等。反而你会看到不同的圈层,不同的位置,他们都在看什么?这些很多都是你自己不会看的,都是超过兴趣之外的,但是因为这是你好友在看的,你会产生兴趣偶尔去看一下。 好看这里面的信息,也跟朋友圈的转发不一样。还有很多人会担心,我和他的观点不同,总转发我不感兴趣的,所以我就把他屏蔽了。但是我不太担心,因为这是少数勤奋人才会做的事情。
另外一点是,虽然他推荐的文章是你不感兴趣的,但是并不妨碍你去观察他在看什么,干什么。这是一个打开世界的窗口。
很多的人认为,社交推荐受你朋友圈的影响,你看的东西被限制住了。这个时候,我们在社交推荐里看到的东西也代表了,我能看到的全部信息。但是我觉得,这里面的全部信息,有一点是好的,当你关系越来越复杂朋友越来越多,被推荐给你的越来越多,那你可以借他们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
很多人认为「好看」这个功能很粗糙,因为他不是原生代码写的,也是为了方便我们去快速的迭代这个产品。关于信息流,我不想用标签来定义这是什么东西,就像我们现在做了视频动态,我们并不是说我们做了视频功能,而是我们做了一个让用户去展现他的功能。我们并不考虑什么是信息流,而是用一个合理的方式去展现信息。
关于 AI
我们特别重视 AI 这一技术,我们也投入了很多精力在做 AI。我看过一篇文章总结的特别好,这里分享给大家,那篇文章举了一个例子,医生会被 AI 医生取代掉,因为 AI 医生会连到云端知道所有问题,一个人类的医生不管读过多少书看了多少病,都不能和云端的数据相比的。这个时候,我们对于它做的事情,是并不知道,也不能说它是我们的工具,相反我们可能是它的工具,如果云端出了问题,那可能这些 AI 医生就会难以找到突破口。
之前我们对于工具的定义,是传统中的那个工具,工具是被人来驾驭的。我之前看过一个报道说,哦宁国是怎么定义工具的,乔布斯跟人定义电脑说的一段话,就像自行车一样,某一种动物是跑的最快的,当我们有了自行车的时候,我们是比跑的更快的动物跑的更快的,PC 其实就是这样的工具,他会让人类变得跟强大一些。这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工具,人去驾驭工具,人会变得更强大。我们都知道 Google 的 AI 很厉害,但是 Google 的员工反对把这些技术用到军方,最后 Google 是妥协了。对驾驭人的功能来说,我们还是需要警惕。
有时候我们在思考用户的时候,就感觉用户是陌生的人群,和我们不是一类的,但是微信我们要提醒自己,我们自己就是用户,我们希望施加在用户身上的,可能最后也会施加在我们自己身上。
每一句话,都是有它所在的场景的。我们对用户的态度必须是善良的态度,而不是套路的态度,这种善良是基于理性的善良,善良本质是一种能力。这不是一种道德上的善良,只有我们对用户是一种真正理性的善良,用户才会长期的留在我们用户里。
关于微信支付
有同事跟我反馈,说我在公开课上很少提到微信支付。其实很少提到,是因为它做得特别好了,用户意识不到才是最好的服务,润物细无声是最好的一种产品体验。
这里跟大家同步两个变化,一个是关于红包,在春节期间我们会在企业微信里上线一个「红包封皮」的能力,企业用户可以申请,并且可以发给微信好友。
第二个变化是,现在发红包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交易,脱离了情感因素,金额越大表明心意是不对的。所以会想办法在红包里加情感因素,比如添加表情来体现自己的心意。
在微信支付里,有一个功能叫亲属卡,很多人可能没有用过,这也说明我们有些功能的入口确实是太深了。我自己就在用,体验很好,尤其是每次父母花钱的时候,我就感觉每一笔消费都是一份孝心。
另一点是我在内部也讲过多次,微信的卡包做得不够好,卡和券是很大的品类,虽然现在不怎么用银行卡了,但钱包里还是会放很多线下消费的卡,卡包一直想承载这一块,最近会做一些新的改变,通过消费行为与电子端自动关联,与线下消费做一些连接的通道。
关于企业微信
说一下企业微信,企业微信作为公司内部沟通的工具,场景会小很多,只有延伸到外部的时候才有更大价值,所以如何跟微信打通的研究,所以企业用户里包含微信用户的群会有限制。
企业微信新的方向是「人就是服务」模式。比如订机票,改签或延期需要客服才能完成。现在微信里虽然会有快递员的微信好友,但往往不知道该联系那个快递员,或者快递员已经离职了,因为没有身份的背书。还有微商现象,微商的存在是基于线下的社交关系获得背书,如果在朋友圈里看的有人买东西我们可能会买,在电商 app 反而不会。企业微信里的人作为很重要的资源可以是一个服务。比如汽车出了问题,我们可以找店员微信,或小程序,或 app,或网页。大多数人会直接找店员,因为与人的交互是更方便的。如果该店员有一个企业微信的话,他背后包含的是一个企业服务。就像点进公众号主页里有菜单服务,如果点进企业微信对话里也有企业服务的话,通过这个人把服务带到微信里,那么这个人就代表了这个服务。这就是企业微信的方向:让每个人代表企业提供服务,并提供人的背书,让人和企业都更被认可。
我觉得现在微信到了 10 亿用户的一个关口,用户有多少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情。很多人会把用户数作为一个指标来看自己的产品。我自己是不太这样认为的。微信的目标从来不是扩大用户数,事实上,我们考虑的是能提供什么给现有的用户。因为人数总是有限的,服务才是层出不穷的。在过去,10 年算一个时代。移动互联网以来,3、5 年就算一个时代了。时代更快,催生出的需求迭代就更快了。我们估计不到还有多少用户数可以增加,但可以估计到未来会有更多需求。找到未来的需求是才是微信在 10 亿关口要做的事情。
我们其实也在线下做一些尝试,目前给广州的用户做一些尝试。所以下一阶段,更多的是围绕微信,通过不同的 App,建立互相关联的形态。 就像微信读书一样,虽然把读书放在微信里面也是可以的,但是放在一个独立的 app 里独立运作是更合适的。
微信的未来
很多人都会问,微信下一步要做什么?我今天花了很多时间,讲微信的出发点、过去是怎么做的。关于未来,现在确实是一个时间点,微信成立刚好 8 年,用户达到了10 亿。微信要开始面对下一个 8 年的新的挑战。这不是来自竞争对手的挑战,而是来自于用户。每一年的用户在变化,如果 3-5 年就是一个时代,那我们面对新的用户会很快产生的新的需求。如果我们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动力,怎么走也不会走的太偏。 有时候我回顾微信这些年,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很多人问我们,微信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我觉得不一样的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做事情的意义是什么?我知道很多团队是不问做事情的意义的。说老实话,微信团队从成立到现在,从来没有朝着 KPI 去工作。对于团队来说,大家养成了一个习惯,我们做的每一个功能,每一个服务都有意义。如果纯粹是为了流量来做,而想不出能给用户带来什么价值,那这个功能是没意义的、不长远的。每一件事都去思考其意义,这是支撑我们走到现在很重要的理由,也帮我们做了正确的选择。这是产品和功能背后我们思考的意义。
微信的梦想是什么?从个人和用户的角度来说,是成为最好的工具;从平台角度来说,是建立一个让创造者体现价值的市场。在强和单来说,我们选择单的这一边。我们认为这个市场是非常活跃,竞争激烈的市场。即便面对未来,我们也很少觉得威胁会来自竞争对手。我们的竞争对手是我们自己,是否有能力提高自己。
我很高兴可以和微信团队一起做了微信这个产品,能有 10 亿用户感到非常骄傲。内部人说我很独裁,那我就承认好了。我看到很多外面的产品,他们可能是非常民主的,接受任何人的意见,但是他并没有自己的人格,因为承载了太多人共同的想法,最后支离破碎。我觉得,任何一个产品,团队都应该有一个很强的认知,这样造出的东西内在才是一致的。
之前在公开课分享都是只讲某个方面,今天集中讲了很多,也超时了很久,谢谢大家的支持!
用最后一句话来作为结尾,也送给大家:万物之中,希望至美。
相关阅读推荐
一起译
产品经理的天职丨熊市丨Pinterest 工作经验丨10 亿美金产品的秘密丨Snapchat 流行的秘密丨独角兽公司如何建立信任、提升运营效率
产品与设计
产品经理的本质丨深度对话俞军丨独角兽产品的用户参与层级模型丨解密商业产品经理丨把握产品迭代节奏丨快爽 CEO 访谈丨AI 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丨产品高效脑暴丨Snapchat 流行的秘密丨如何评估产品机会丨小程序设计方案丨YouTube 的产品设计意义丨
Startup = Growth
探秘印度互联网丨中国公司十年出海编年史丨一年增长 700 万海外用户的经验丨出海创业如何迈出第一步丨多抓鱼的二手商店丨用户分析驱动内生增长丨增长案例丨Linkedin、Pinterest 经典增长案例丨新世相爆款刷屏方法论丨知乎早期的冷启动丨豌豆荚王俊煜分享 6 年创业心历丨聚美优品产品观丨AKB48 的社群运营法宝丨绕过苹果 IAP 分成丨微信时代下的小程序机会丨To B 行业如何做增长
职场与成长
找到理想工作的思考模型丨产品经理&面试官丨14 道增长黑客面试题丨硅谷明星公司如何招产品经理丨求职谈判法则丨20 条实用简历书写建议丨豌豆荚教我的工作利器丨蘑菇街稀释股权